Experience Summary as a Teaching Assistant at Hexschool

近一年来担任六角学院助教的过程与心得总结

前言

从去年七月至今已在六角学院🔗担任近一整年远端助教,准备在下个月毕业、服兵役并开始下段旅程,打算藉由这篇文章谈谈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与未来的规划。助教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跟着同学们一起学习,帮同学解惑并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至今协助过以下种类课程的问题回覆与作业审核:

基本上大多六角的课程作业或问题都有机会会碰到 🍙 助教我回应,而且你可以在六角学院 Discord 梗图或问题区找到我~

统计收获

  • 审核与解决超过 800 个同学在课程中提出的作业与问题

  • 连续 9 周替同学们撰写每周的练习教材并跟着刷 Codewars🔗 JS 习题

  • 撰写近 50 篇前端相关技术文章辅助同学们学习

心得总结

不吝啬为自己争取机会

会首先得出这项结论是因为「踏入网页领域」以及「当前端助教」对我来说都是意料之外的事,在考虑「想要的这个机会还抓不抓得住」,不用想太多,唯有脚踩下去真的试过才知道,毕竟这是年轻自由的我所具备的绝对优势

先从踏入网页领域说起,高职时实在讨厌读书,讨厌制式化的学习,于是为了升学于碰巧就当了学校的网页选手,自学网页去比全国技艺竞赛🔗,最后第四名技优上目前的大学: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如果当时没有争取机会一头栽进去未知的领域磨练,我不会有大学读,也不会累积作品在未来有接案的资本以及申请助教的机会。

2019 技优作品集内容片段
2019 技优作品集内容片段

当助教的起因则是因为「第一届大学生线上实习培育计划🔗」,虽然一开始没选上 😅,但还是藉由写信与六角毛遂自荐表达有意愿加入计划中,也顺着这个计划成为实习助教再慢慢转为正式助教。

当助教前 2019 的技优作品集
与六角毛遂自荐

在申请当助教前就有一定的信心可以胜任这个工作的,而且也想藉这个机会一步一步向上学。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淯杰校长也给放出考验,否则对同学们不公平,这是当时的考验录影:

身为助教也让我之后随着六角推出不一样的课程或读书会,只要有空都会先上阵与同学一起磨练,像是持续九周为秋季 JS 直播班的同学出题与刷 CodeWars,或是参加 React 读书会审核教材与同学提交的作业,都是扩大视野与实力搭顺风车学习的好机会。

以上的经历让我得出结论:「不用吝啬为自己争取机会」,很幸运一直都有愿意提供机会的环境围绕在周遭,尽可能把握每一个机会不错失,是首要重要的事。

让学习成为习惯

身为六角助教有福利是可以在每个月初免费申请六角学院的任一课程(只要上次申请的课程有完成就可以再申请),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管道。在课程之外我更喜欢单纯的对技术着迷,从而研究创造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因此在这之外我一直都在挖掘大量的额外的知识,不管是各种文档、技术博客、线上影片、梗图…… 建立一个可以可以充分投入的环境,让学习变成习惯,造就我写作的养分跟学习的动力。

我在 YouTube 上订阅过的程式频道
我在 YouTube 上订阅过的程式频道

对我来说学习不应该很严肃,单纯对一个领域存在求知与好奇心,想到就挖掘是很开心的事,这样如果每天都暴露在相关的环境中,那么成长就会是必然的。以上让我得出的结论是:「让学习成为习惯」,比其严格的纪律或安排,把它融入生活更是我学习的方式。

失败是常态且不用害怕

在当助教期间其实没特别感受到什么极端的挫折压力,归结在我知道知识的盲点是无尽的,虽然批改同学的作业、提供正确的方向给同学是助教的工作,但不是所有的问题在一开始都会有明确的头绪去展开,如果发现自己知识范围以外的问题时我会:

  1. 根据经验查找关键字
  2. 问 ChatGPT 通灵
  3. 阅读相关文档
  4. 问看看助教长

大约 98% 的问题好好读文件都可以迎刃而解,并且亲手解决的问题印象会更深刻,推荐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养成翻阅文件的习惯。面对未知的问题是一直都会遇到的事,可以从容的面对问题是了解「失败是常态且不用害怕」带给我最宝贵的特质与能力。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在这份工作中有意思的地方,不管是未来想尝试这条路的助教或是同学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助教工作的经验。

助教工作优点

  • 时间弹性
  • 有很大的自由与弹性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 不太需要维护陈旧代码

助教工作挑战

  • 身为教学者有一定的自尊和压力
  • 每位同学都是独特且程度皆不相同
  • 面对初学者通常有很多知识须要补充

适合这份工作的特质

  • 热爱解决问题
  • 对教学有热情
  • 崇尚自由的工作环境

给同学们的话

六角助教群是很认真面对每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只要敢问助教们就敢帮到底,不用担心问题太多,只要描述清楚问题点、期望达成的目标以及目前尝试过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不要直接拿工作的专案来问都 OK 😄。

感谢大家

最后感谢六角的所有助教、老师与行政人员,这一年来担任助教工作除了磨练技术之外,也强化了自己对未来的方向与自信,期待六角学院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新一代的工程师。